在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一项项技术突破为患者点燃重生希望。科主任刘金城带领团队成功完成襄阳市首例“植物人促醒术”,目前已成功开展3例,填补了本地区意识障碍治疗领域的空白。

2024年,该院脑病科完成各类脑血管介入手术800余台,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60余例,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220余例,专科技术实力稳居襄阳前列。
从神经重症救治到睡眠障碍、眩晕等亚专科的精细化发展,团队以多学科协作和中医特色融合,为襄阳百姓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破冰“促醒术”:
为沉睡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医生,眼睛知道跟随了!”2025年4月24日,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刘金城团队通过脊髓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手术,让一名因脑出血昏迷9个月的患者首次出现意识反应。
2024年7月,78岁的王大爷因脑出血导致昏迷,双眼有睁眼意识,但无跟随动作,四肢无反应。今年4月,其家属得知该院脑病科开展植物人促醒术,立即找到刘金城主任,申请手术治疗。
经过前期的评估和准备,4月24日,刘金城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脊髓神经电刺激植入手术。

术中,刘金城从第五胸椎穿刺进入脊椎硬膜外腔,通过导管将刺激电极送至第二三颈椎处,再对电极片进行测试,有信号后,退出导管,整个手术用时1.5小时。
术后,刘金城团队采用石学敏醒脑开窍针灸+西医治疗。一周后,家属发现患者有轻微的反应意识,知道视物和追随声音。
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

植物人促醒是神经医学领域的难题,需精准定位神经通路并植入电极。这场历时1.5小时的手术,成为襄阳首例植物人促醒术的成功实践。
“手术不仅要技术过硬,更需个体化评估,并不是所有的植物人都适合手术。”刘金城介绍,团队结合各种检查数据和家属意愿,筛选出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目前,已实施手术的3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善。这一技术的突破,标志着襄阳在神经修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惠及更多长期昏迷的患者。
卒中介入:
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通道”
“脑卒中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内。”刘金城介绍,科室每年完成的220余台溶栓及200余台神经介入手术,成为襄阳地区抢救卒中患者的重要生命线。

2025年3月,78岁的刘大爷突发左侧肢体偏瘫,眼睛不能动,被120急救车送至该院急诊部救治。脑病科医生一边开通卒中绿色通道,一边和刘金城主任汇报患者病情。
通过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脑梗死(俗称中风)。
在和患者家属沟通后,刘金城立即为患者实施机械取栓术,整个手术用时一个多小时。术后,患者就恢复了肢体功能,眼睛也可以转动了。
类似患者比比皆是。
2024年12月,85岁的周大爷突发言语不清,伴随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经过检查,患者被诊断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
脑病科医生文凡询问得知,患者双侧股动脉有闭塞病史,因常规手术治疗均从股动脉穿刺,股动脉闭塞意味着从股动脉穿刺的可能性不大,文凡立即将患者病情汇报给刘金城主任。

刘金城当即决定从桡动脉穿刺为患者实施手术。
桡动脉穿刺、通路建立、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中,刘金城带领介入团队一气呵成,为患者完成血管再通,手术用时仅45分钟。
术后,患者左侧肢体活动得到改善,可与人正常交流。
刘金城介绍,中风“120”的有三个判断标准,“1”是指一张脸,患者会出现口角歪斜;“2”是指两只胳膊,手臂举起无力或者是举起后立即下落,提示单侧或双侧肢体偏瘫;“0”是指患者语言表达不清楚。
如果身边的家人朋友出现这些表现,要紧急拨打120,抓住黄金救治的3小时。
齐头并进:
全链条守护神经健康
脑病科的使命不仅是救命,更要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在这一理念下,刘金城将学科细化为睡眠障碍、眩晕、神经重症(癫痫)、认知障碍、头痛等亚专科,形成覆盖“急危重症—慢性病—功能康复”的全周期诊疗体系。

在睡眠障碍门诊,团队独创“中药调理+耳穴压豆+认知行为疗法”三联方案,年接诊患者超3000人次;眩晕中心引进前庭功能检测仪,结合手法复位,使良性阵发性眩晕治愈率达90%;神经重症组则通过滋养肝肾的中药调理和抗癫痫西药相结合,将重症癫痫发作控制率提高至85%。
“中医药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脑病科的特色,每个医生都有擅长的亚专科。”刘金城说。
如今,脑病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顺利通过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评审,被确立为湖北省中医脑病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并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成为鄂西北地区中西医结合脑病诊疗的标杆。

从植物人促醒的“0到3”,到卒中取栓的“快准稳”,再到亚专科的“精而全”,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正以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诠释着“大医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