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心区古琴学会成立仪式现场,为赵家珍、陈飞虎颁授聘书。郑孟 摄
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讯(记者 周昂)三千年星城文脉在天心阁下蜿蜒流淌,七弦古琴的清越雅韵穿越时空在此回响。7月11 日,长沙市天心区古琴学会正式成立,为这片浸润着历史醇香的土地,注入了非遗传承的鲜活力量,更让“千年弦歌”在“人心悦处是天心”的文化意境中,奏响古韵与新声交织的悠扬乐章。
学会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担任终身名誉理事长,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讲坛坛主陈飞虎担任艺术顾问,以顶尖阵容助力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三千年古长沙之“芯”,天心区不仅坐拥天心阁、白沙古井、长沙简牍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更孕育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古琴艺术作为华夏文明的精神瑰宝,其“乐与政通”的哲思、“清和淡雅”的气韵,与长沙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文化品格深度契合。
而长沙市天心区古琴学会的成立,恰如为二者搭建起共鸣的桥梁——既让古琴艺术在三千年历史土壤中扎根生长,又以丝弦雅韵为古城文脉注入当代活力,让市民在琴音雅韵中感受文化之“悦”。
后续,天心区将以古琴学会为平台载体,通过定期开办雅集、举办非遗公益课堂、开展“湖湘琴史”学术研讨会与“琴棋书画”跨学科交流会等形式,让古琴艺术走近市民身边,融入市井烟火,让更多人听懂千年弦歌里的文化密码。
“我希望天心区古琴学会能以这片文化厚土为根基,扎根天心、辐射长沙、联动周边,让古琴文化从书斋雅集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文化纽带。”赵家珍的话语坚定而恳切,她说:“作为学会的终身名誉理事长,我将倾尽所学、不遗余力支持和推动学会稳步前行,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天心弦歌”文化雅集(第一期)现场。
成立仪式结束后,赵家珍与7位青年古琴演奏家联袂呈现“天心弦歌”文化雅集(第一期)。余音袅袅间,现场听众屏息凝神,在七弦律动中触摸历史温度,沉浸于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天心区古琴学会理事长韶之以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平沙落雁》开篇,悠扬曲调如洞庭波起,雁阵从八百里烟波中掠空而来,“人”字、“一”字的队列里,藏着湖湘大地的辽阔气象。随后,《凤求凰》的缠绵、《鸥鹭忘机》的澄澈、《洞庭秋思》的沉郁、《良宵引》的温婉,从丝桐间倾泻而出,将琴史的厚重与琴韵的悠扬,编织成一曲跨越时空的文化交响。

中国琴会常务理事、青年古琴演奏家李令晨带来的原创古琴曲《天心弦歌》。郑孟 摄
中国琴会常务理事、青年古琴演奏家李令晨带来的原创古琴曲《天心弦歌》,更是让在场听众耳目一新。他在现场分享创作心得时坦言:“回想自己漫步天心阁下,夕阳为古城墙镀上金边,听白沙古井的潺潺水声,感受刻入城市建设肌理的红色文化,这些意象都化作了琴弦上的律动。琴曲特意采用了一些偏现代化的和弦和创作方法,为的就是让这份旋律能被更多人听见、读懂。我想让琴音成为天心文化的另一种语言,让千年故事有了新的讲述方式。”这番剖白,恰是古琴文化与天心文脉深度交融的生动注脚。
赵家珍与中国中央歌剧院敲击乐演奏家李聪农、韶之合作的《酒狂》,则以急促弦音演绎出魏晋风骨的恣意洒脱,琴鼓和鸣间,既有古贤的疏狂,亦有今人的豪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听众沉醉其中,感受着文化传承的震撼与“悦”然于心的共鸣。

赵家珍与李聪农、韶之合奏《酒狂》。郑孟 摄
近年来,天心区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深耕“悦文化IP”,从简牍数字化修复让千年文字“活”起来,到天心阁光影公园让古城墙在夜色中“亮”起来;从国潮集市的烟火气让文化“热”起来,到承办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让天心魅力“显”出来,始终以文化为笔,书写着“人心悦处是天心”的时代答卷。
此次古琴学会的成立,正是“悦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让古琴艺术从典籍中“走”出来,在天心大地上“传”下去,让更多人在弦歌雅韵中,触摸三千年文化的温度,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愉悦。
从此,天心阁下,城砖的斑驳、简牍的沉静与琴弦的震颤,将共同奏响“千年弦歌”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