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通讯员 李超 邱长明 记者 李希)金浪翻涌,稻穗低垂。在宁强县巴山镇稻田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田园法治盛会”正伴着稻香悄然展开。没有刻板的讲台,没有晦涩的条文,只有挽着裤腿的法官、捧着案例册的调解员、挂着笑容的村民,在打谷场边、田埂陇上,让法治的清泉润泽丰收的大地。

稻田变课堂, 普法有“说法”
“王大姐,您家闺女谈婚论嫁,彩礼这事可得按法律来,咱不能要‘天价’,也得留好凭证……”法治宣传台前,法官正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小册子,给围拢过来的村民算“法律账”。这边刚讲完婚恋中的财产问题,那边又被问起宅基地边界纠纷:“我家后墙根的地,邻居总往这边堆柴火,咋说都不听咋办?”这样的场景,在活动现场随处可见。针对村民常遇到的婚恋家庭、邻里矛盾等“揪心事”,工作人员特意准备了“案例小剧场”——用村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例当剧本,用方言演绎“彩礼纠纷怎么断”“围墙占了半尺地该咋办”,演到关键处,村上调解员跳出来“普法点睛”,台下村民边看边点头:“哦,原来这事儿法律早有说法!”

田埂化“诊室”,地头解纠纷
“张大哥,你说邻居占了宅基地边界的事,这里面涉及相邻权,我给你讲讲具体条款……”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边递过宣传册,一边耐心解答村民的疑问。活动当天,像这样的“田间法律咨询”持续了3个多小时,从婚姻家庭到土地流转,从劳务纠纷到电信诈骗,现场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看得见的案例,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发放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等专题宣传彩页400余份,解答“彩礼返还”“老人赡养”“地界划分”等问题30余件,现场调解邻里矛盾3起。村民李大姐拿着刚领到的宣传袋笑开了花:“本来是来赶丰收会的,没想到还学了法,这袋子装菜方便,上面的知识看着也入心!”
普法藏“巧思”,宣传出实效
“村民最烦‘高大上’的道理,就爱听‘过日子的法’。”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说,他们提前和巴山镇对接,摸清村民最犯愁的“痛点”,把法律条文拆解成“彩礼不能超过多少”“地界争议找哪个部门”等具体问题,让工作人员带着“答案”上现场。这种“按需定制”的宣传,让法治不再是书本上的字,成了能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拿到印有“远亲不如近邻,遇事依法说理”的宣传扇,村民赵大叔扇着风笑说:“以前总觉得这些事是‘家务事’‘糊涂账’,今天听明白了,依法办事,心里亮堂!”
丰收遇普法,和谐开出花
活动快结束时,刚调解完地界纠纷的李婶和张叔,一起提着自家的南瓜、红薯互相谦让;年轻姑娘小王拿着彩礼相关的宣传页,给电话那头的男友细细念叨……稻花香里,曾经的“心结”在法治阳光下渐渐舒展。
巴山镇党委书记看着这一幕感慨:“丰收不仅是粮满仓,更是心敞亮,让群众在丰收喜悦中感受法治温度,才是真正的润物无声。这剂‘法治暖心剂’,我们要一直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