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正午,阳光炙烤着路面,保定市区的气温达36摄氏度。“这天儿送快递,不到半小时就浑身湿透。”快递员刘荣刚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位于爱情广场的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
推开门的瞬间,凉爽的风扑面而来,与室外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驿站内,不大的空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空调、饮水机、手机充电设备、微波炉、应急药箱一应俱全。
“真凉快!这驿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刘荣刚告诉记者,高温天里,他们这些户外劳动者经常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问题。
“我主要负责爱情广场这片儿的快递派送,一到夏天就怕这高温天,遇上下雨更是麻烦。自从这个驿站建好之后,我们可算有了歇脚的地方。”说着,他拿起手机接上充电线,愉快地说:“充电真方便,快递员手机耗电快,在这儿歇会儿就能充满电。”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不能忘了给守护城市运转的户外劳动者一份庇护。”保定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杜涛说,建这些驿站,就是想给他们搭个暖心港湾,让大家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
智能监控实时守护安全、智能门禁精准识别身份、智慧照明自动感应调节亮度……这些静默运转的智能化设备,不仅让驿站的服务功能更齐全,也让这份爱心关怀24小时不打烊。
“现在每个驿站门口都贴着信息录入的二维码,操作特别简单。户外劳动者只需扫码填写个人信息,完成人脸识别后,就能获得一年的刷脸通行权限。”杜涛说,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便利性,无论是凌晨出工的环卫工人,还是深夜送餐的外卖员,刷脸就能进入驿站歇脚、充电、取存物品。
作为2025年保定市20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全市100个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已于6月底全部建成启用,覆盖20个县(市、区),其中主城区37个,其他县(市、区)63个。
“驿站建起来了,服务更要‘活’起来。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给驿站升级。”杜涛介绍,驿站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定期开展义务理发、健康义诊、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公益活动,还根据不同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求,探索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招聘、托管服务等特色项目,让驿站的服务功能从“歇脚充电”向“赋能关怀”不断延伸。
走出驿站,刘荣刚指着墙上“幸福的家园,温馨的港湾”字样说:“看着这句话,心里真是热乎。”(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靖恬)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