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来势汹汹,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第一时间响应,严格落实省、市、区防台风工作部署。连日来,沙头街道上下闻“风”而动、严阵以待,从转移安置到隐患排查,从物资保障到巡查值守,一张在风雨中的“安全防护网”迅速铺开。

避难点
快速行动,“硬核”响应不缺位
7月19日下午,沙头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预备好的物资配送至辖区8个避难点。垫子、食物、饮用水、常用药品等物资一样不少,现场还配备了WiFi、信息告示牌等便民设施,确保群众在安全转移后,吃得上、睡得稳、能联络、很安心。
夜幕降临,风雨渐急,工作人员赶赴建筑工地等区域,逐户逐人劝导转移。“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他们用最坚定的脚步,为群众撑起一片“避风港”。7月20日清晨,工作人员在辖区各个易涝点进行值守,及时排查隐患、快速处置突发情况,并对小散工程外围挡、路面围挡等设施进行加固,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点。


应急物资
“我们来的时候,食物、水这些都已经准备好了,还有空调,真的很贴心。”一位来自建筑工地的工友在福田体育公园避险点笑着说,“这里避风,感觉不一样,像是临时的家。”截至目前,沙头街道共计转移辖区群众4904人,其中3436人自行前往附近酒店等安全场所避险,避险点共接收安置1468人,整体转移安置工作平稳有序、保障到位。


应急巡查
多方协同,“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风雨来临前,沙头街道各社区立即行动,在街道统一调度下同步启动防御预案。一个个临时避难点迅速设立,一项项防御举措加紧落地。


临时避难点为社会人员提供应急物资
下沙社区应急巡查中及时扶正倒伏护栏,确保道路畅通与通行安全;新洲社区启用新洲小学作为临时避险点,并提供热水、八宝粥等应急物资,并开展隐患排查等工作;新华社区配合街道及辖区民警力量,安全转移中铁四局、隧道局等单位人员266人,并妥善安置社会人员;金城社区依托福田汽车站设立避险点,接收410余名工地工人,现场提供垫子、WIFI、餐食等,并设立信息告示牌,及时更新天气动态;天安社区则提前协调辖区工地停工事项,组织工人有序转移至安置点。社区干部、志愿者、网格员、辖区民警……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身边的居民。

沙头街道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开放信息表
在此次“韦帕”台风防御过程中,沙头街道通过快速响应与暖心服务,为群众筑起一道道温情防线。接下来,街道将继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消息,切实加强预报预警,巩固各项防御措施,坚决打好打赢这场台风防御硬仗,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位居民的安宁。
文、图|记者 郑明达 通讯员 蔡锦 何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