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这座世界级汽车制造城又有大动作。
7月8日,“车驰天下,材赋未来”产业投资促进大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来自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和机构代表,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
会议集中介绍了“一批项目”投用、建设、开工情况,新能源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备生产基地、汽车特种涂料及高端化工材料研发基地等15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笔者注意到,从与会嘉宾到签约项目,新能源汽车是此次大会的重要看点。
01
作为主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谁能尽快占领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占据优势。
锚定“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目标,深汕特别合作区形成“链主”龙头牵引,“造车新势力”大步追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链成群的发展模式。
雁群飞得高、飞得远,头雁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会上介绍,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D地块)、智能车灯及模具(5、6号地块)、三期(1号地块)、四期项目投用,二期项目(12、13号地块,18、19号地块)在建。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落地比亚迪项目共四期,形成了从零部件到电池到整车的全产业链布局,合计满产年产值可达2200亿元。
比亚迪深汕工厂距离小漠国际物流港只需要5分钟,是比亚迪国内各大生产基地中唯一实现“港厂联动”发展的基地。
当前,小漠港已累计开通9条外贸滚装航线。下半年,随着比亚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量产,小漠港汽车出口有望迎来井喷。
今天(7月9日),比亚迪“深圳号”装载6800多辆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从小漠国际物流港启航驶往欧洲。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最环保的汽车滚装船之一,比亚迪“深圳号”交付投用,标志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全球销售及供应链体系的布局再上新台阶。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厂联动”,成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走向世界的一步“关键棋”。

02
竞逐世界一流汽车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家底”绝不只是一座比亚迪工厂。
以壁虎汽车为代表的产业“新秀”,坚定看好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营商环境、集群优势、发展潜力,纷纷加入这片热土,为“飞地”起飞插上新羽翼。
据了解,壁虎汽车瞄准多元使用场景和细分市场,车型品类丰富,能满足各种小批量、定制化需求。今年6月,壁虎汽车与西非绿动未来签署建立SKD工厂的谅解备忘录,成功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非洲加纳落地的首个投资合作项目。
目前,壁虎汽车在深汕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产业园启动项目一期,引进了1条专用车生产线,制造各类专用车及零部件。

03
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形成的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速腾聚创、京西智行、佛吉亚、东风李尔等3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上企业汇聚一处,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拔节生长。
今年3月,京西智行深汕智控底盘产业园正式落成,全国首条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生产线正式投产,进一步强化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产业链协同能力。
同样在去年,速腾聚创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规划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主要进行激光雷达的研发及生产。近日,该企业的第100万台车载激光雷达正式交付,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该数据的科技企业。
作为激光雷达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目前,速腾聚创向全球超31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
公司质量经理覃兆宇表示:“从供应链采集到物流运输,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对制造企业非常有优势。作为新能源汽车链上企业,落地深汕,意味着客户有什么新的需求,供应链有什么新的技术,我们可以马上试验、采用并交付。”
随着“一批项目”投用、建设、开工、签约,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现代产业体系日渐壮大。
这其中,补链、延链、强链全产业链发力,深汕特别合作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腾飞,将为深圳跻身全球“万亿级”汽车城俱乐部注入新的推动力、支撑力。
主笔 / 李婷
排版 / 李婷
审校 / 靳阳懿 庞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