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部署要求,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5〕1号)和《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25年我市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范围
2025年,将在我市7县区实施“特岗计划”,具体为: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二、计划和岗位
全市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360名,其中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14名(附件1),聘期为3年。
安定区6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2名);
通渭县4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1名);
陇西县6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2名);
渭源县5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1名);
临洮县7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2名);
漳 县2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1名);
岷 县60名(含2024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5名);
各县区具体招聘计划和岗位详见附件1。
三、基本原则
(一)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
(二)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
(三)设岗学校为“特岗计划”实施县区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四)“特岗计划”实施工作由市上统筹组织、以县区为主,实行公开选拔、按岗招聘、合同管理,明确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足球方向)、英语、科学、劳动、艺术、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六)鼓励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毕业生报考“特岗计划”。
(七)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退役军人、优秀退役运动员报考“特岗计划”,各县区可综合考虑服役年限等因素相应放宽年龄限制。
四、报考事项和要求
(一)报考程序
2025年“特岗计划”的报名、考试、资格审核、体检、公示、录取等具体事宜,详见《甘肃省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考程序》(附件2),各县区要引导报考人员详细阅读。
(二)报考条件
1.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具有农村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服从组织安排。
2.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
3.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岗位具体学历要求由实施县区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4.对报考人员的户籍要求,由实施县区结合本县实际在岗位设置中予以明确。限定本县户籍的,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
5.年龄不超过32周岁(1992年5月26日及以后出生)。符合报考条件的优秀退役军人、优秀退役运动员年龄放宽至35周岁(1989年5月26日及以后出生)。
(三)教师资格条件和报考岗位要求
1.报考“特岗计划”的考生,应具有与报考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尚未认定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报名考生,应参加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且应在2025年7月31日前认定取得报考岗位要求的教师资格证书。
2.物理、化学、生物教师资格证书可报小学科学岗位。报考小学全科岗位的,专业为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不做限制。
(四)其他要求
1.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参加2018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且支教合格的考生,凭《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实习支教鉴定表》的复印件(由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公章证明与原件一致)面试成绩加10分。
3.市教育局及时汇总并审核所辖县区实施“特岗计划”的岗位设置表,于线上报名开始前向社会公布本市“特岗计划”招聘公告,并将所辖县区的岗位设置表一并进行公布,同时将招聘岗位要求的笔试试卷类型(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及具体学历要求标注在岗位设置表中明显突出位置,提醒考生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合适岗位进行报考。
五、保障措施
(一)中央财政继续以4.18万元/人/年的标准对特岗教师进行补助,各县区要强化主体责任,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五险一金”,同等条件下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除中央工资性补助外的部分,由县区财政负责补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好周转宿舍等安排,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留任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做好相关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再实行试用期,做好服务证书编制和发放工作。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的陇西县应将特岗教师纳入首席岗位教师工作室进行重点培养。
(二)“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已签约的符合条件要求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计划”管理。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三)不得随意调动(含借调)服务期内的特岗教师。实施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统一管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师德师风要求、学校规章制度和合同相关规定的特岗教师,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四)特岗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六、工作要求
(一)积极有效开展招聘工作
1.多途径发布招聘信息。各县区要建立健全招聘考试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及时管控和妥善处理考试期间突发事件,确保2025年全市“特岗计划”招聘安全有序、公平公正进行。各县区要及时广泛发布招聘信息,结合本县区实际情况,尽快启动2025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招聘公告须在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公开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推介招聘信息,扩大信息发布范围和社会知晓度,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应聘提供岗位信息。
2.按要求设置考场。在定西市安定区设定西考区,按照择优原则设置考点,考场须为标准化考场。市考务实施机构于6月12日前将试卷预订单和考点考场设置编排表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3.按规定报送实施情况。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于2025年7月25日前将审核同意的拟聘用特岗教师汇总名单(附件3)和“特岗计划”实施情况总结报送省教育厅。
(二)系统开展特岗教师培训
对标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围绕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培训规划,为特岗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研修服务。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修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岗前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按照特岗教师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加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师范专业毕业生培训安排不少于10天,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培训安排不少于20天。
(三)扎实做好特岗教师信息管理
教育部将把“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作为“特岗计划”实施情况、核定招聘计划和拨付中央补助经费的基础数据,各实施县区录取结束后,要高度重视、倒排时间表、明确责任,扎实做好“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补充和更新工作,市教育局将加强审核把关,确保年底前数据库完整准确。同时,结合特岗教师数据库建设,及时掌握特岗教师的基本信息,加强动态管理,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
(四)从严开展实施工作监督指导
加强对所辖县区“特岗计划”实施工作的全面指导,重点监督招聘计划完成、特岗教师各类待遇保障、入编入岗等政策要求落实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县区,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
七、市县区咨询电话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对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需要咨询,请与市县区教育部门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定西市教育局 0932-8212852
安定区教育局 0932-8218961
通渭县教育局 0932-5559992
陇西县教育局 0932-6620151
渭源县教育局 0932-4138917
临洮县教育局 0932-2242019
漳 县教育局 0932-4861634
岷 县教育局 0932-5934598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0931-4676230
0931-4670278
0931-8948645
0931-4810240
附件:
附件1.定西市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学科岗位表.pdf
附件2.甘肃省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考程序.docx
附件3.甘肃省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聘用人员信息汇总表.xls
附件4.“特岗计划”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