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行动引领上合组织新征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4:40:00    

图为8月28日拍摄的位于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园广场。新华社发

记者在新闻中心体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本报记者 张云摄/光明图片

中外记者在新闻中心体验CAVE 8K沉浸式互动项目。光明网记者 张安迪摄/光明图片

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欣赏城市夜景。新华社发

【特别关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渤海之滨,光影绚丽迎客来。时隔7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再“回家”,此次天津峰会成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峰会。回首来时路,24年来,上合组织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上合组织成长的历程中也镌刻着深深的中国印记。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上海合作组织要看准方向、坚定信心,高效行动、更有作为,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习近平主席今年7月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时说。

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一年来,中国以“行动”为关键词,做行动派、当实干家,成功举办110项重要活动,不断提升政治安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携手其他成员国让“上海精神”继续照亮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之路。

凝聚共识:在开放包容中筑牢合作根基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上合组织的“磁吸力”却越来越强。从6个创始成员国到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组成的“上合大家庭”,这个当今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吸引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始终把上合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致力于把上合组织做实做强。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历次上合组织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提出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到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共同家园;从提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到阐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提出的重要倡议和方案不断为“上海精神”注入新内涵。

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的立足根基。近年来,上合组织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加快成立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及其分支机构、禁毒中心等“四个安全中心”。去年7月,“反恐协作-2024”联合反恐演习在新疆举行;今年8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蛛网”国际禁毒行动,为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格局,实现周边国家和平相处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上合”到“上合+”,上合组织坚持多边主义的创立初衷,对开放包容的追求进一步彰显。去年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首次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本次天津峰会期间也将举行“上合组织+”会议,上合组织充分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在全球议题中的包容性和代表性显著提升,以先进的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上合组织主张维护各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经济自主性和文化独特性,主张经济全球化应体现公平和包容导向,对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吉尔吉斯斯坦前外长叶克申库洛夫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而上合组织能成为维护稳定和增进信任的力量,在维护地区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发展互联互通、促进文明对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驱动发展:在务实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华灯初上,“海河之夜”灯光秀如约而至,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城市地标以及中欧班列等元素一一显现,光影汇聚出“相约上合”“合作共赢”的字样。

经贸合作是上合组织蓬勃发展的强大引擎。2024年,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65万亿元,是该组织成立之初的36.3倍。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目前,中国企业在其他成员国设立的企业超过3000家,年均创造就业岗位超20万个。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向我国输气超5000亿立方米,今年以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进出人员突破600万人次……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从中吉乌铁路到中白工业园,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到中哈原油管道,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深度、广度与韧性不断增强。

2025年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中乌大型光伏项目、储能项目落地运营,三金考拉水电站在尼泊尔投产发电,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稳定运营;中企参与建设的5G网络覆盖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城市,中塔合作的数字医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土耳其数字产业等领域的对华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中国与上合组织伙伴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为各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带来新机遇。

“上合组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处处见行动,这绝非空谈。”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高度评价中国在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认为中国的强大潜力与上合组织的广阔机遇在新的高度上实现了对接与融合。“中国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拓展交通和通信线路、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双边贸易规模,这些都为成员国之间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增进交流:在人文融合中促进民心相通

体验天津非遗手工制作、“云打卡”天津地标建筑、近距离和人工智能互动……在天津峰会新闻中心,近3000名中外记者与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科技盛宴邂逅,这也是“上合大家庭”人文融合的生动缩影。

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在国家博物馆“文明的星河——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博物馆藏文物联展”上,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10家文博机构的220件(套)文物珍品惊艳亮相,如文明星河中的璀璨星光,串联起各国深厚的文明底蕴;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千年丝路文脉在当代续写新篇章;乌兹别克斯坦学者通过翻译《摆脱贫困》等中国著作,将中国减贫经验带回家乡……从物质遗产到精神成果,上合组织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让文化交融绽放出蓬勃生机。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合作是最强的动力。10个鲁班工坊落地上合组织国家,累计实施海外技能培训超过11万人次;陕西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深耕田野,建成中乌、中哈、中吉等10个农业科技园区,推广110多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集成示范,辐射面积3000多万亩;在陕西西安举办的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更搭建起经验共享、智慧碰撞的平台,推动各国在减贫路上携手共进。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努尔加利耶夫表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上合组织人文交往的合作领域。“上海精神”深入人心,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团结互信以及对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正不断促进着上合组织合作和地区发展。

(本报天津8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蔺紫鸥 张云 王艺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