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行进中国 | 探访海南儋州环湾新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9:06:00    

环湾商务港集中办公区域通过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备公示,成为海南省第二批集中办公区域;邻里中心项目一期已经建设完成,等待竣工验收之后便可投入使用;滨海未来社区项目施工进展顺利,26个单元楼已全部封顶;年内通海大道延长线一标段、规划九路北延长线等15条道路将建成通车……在位于海南岛西岸,一座以“全球共生城市”理念为引领,结合全球城市与共生城市特征的新城正在加速建设,这就是儋州环湾新城。

“我们正在这里努力打造一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滨海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创新之城和智慧之城。”近日,儋州市委环新英湾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儋州市委环湾办”)首席规划师刘海峰接受人民网2025“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采访团记者专访,畅谈这座新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儋州环湾新城交通物流便利。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2021年,海南省提出了儋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旨在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践行“儋州因洋浦而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重要理念的核心空间载体,环新英湾地区肩负着构建海南自贸港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

环新英湾地区包含洋浦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及周边的白马井、排浦、王五、新州、中和、木棠、峨蔓等7个镇。其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毗邻北部湾、辐射东南亚,服务RCEP成员国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开发建设,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也是海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海岸线长度299.54千米,海南自然条件最好的深水良港——洋浦港就坐落在这里。

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刘海峰说,在历经三年的建设后,儋洋一体化发展的聚合效应正在这里逐步显现。总投资超200亿的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疏港高速、环湾快速路开工建设;环岛旅游公路儋州段率先贯通,“儋耳追光”“火山海岸”驿站建成运营,海花岛环海艺术美食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环新英湾旅游消费积分实验区正式运营,“海花岛冠军之夜”搏击赛事顺利开赛;在德勤出具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儋州的营商环境位列全省榜首。高度聚焦的政策、齐备的产业配套、优质的营商环境、周全的服务,为海内外的企业提供了坚定的投资信心。

据悉,在环湾新城建设过程中,海南省和儋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为这座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发展蓝图和技术支撑。2024年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环新英湾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白马井新城城市设计竞赛项目成果已于2024年2月经儋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环新英湾地区风貌管控研究和技术管理规定》已于2025年6月经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印发;《环新英湾地区低碳智能总体设计》《近期建设统筹实施方案年度行动计划》正在加快编制。

根据环湾产业规划,儋州持续加快在环湾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新城片区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正在逐步夯实。积极“向数图强”,润泽自贸港国际信息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底性的支撑,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断集聚,环湾商务港和深儋科创中心将打造成以数字经济为主的产业园区,2024亚太数字经济论坛落户儋州并顺利召开,助力儋州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海花岛省级旅游产业园的带动效益明显,每年为新城带来近千万的客流,园内完善的旅游度假、会议会展、文化场馆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作为环湾首家三甲医院开业后,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群众的就医保障需求,也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伴随产业园区的发展,人才需求和科研需求激增,为发展职业教育和大学科教提供了对接逻辑。此外,深儋光储超充一体化示范站、愉秒充华为液冷超充站也已建成,环湾新城新能源产业有序布局。

货轮从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出发。人民网记者 符武平摄

下一步,儋州市将强化洋浦片区、环湾新城、儋州工业园产业联动发展,强化精准招商,聚焦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围绕数字经济、教育、医疗康养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紧盯重点储备项目和重点企业,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实现高质量精准招商,吸引一批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

“环湾新城的重点项目已经从2024年2月底的7个增加到目前的20个,初步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基本实现了‘三年成势’的发展目标。”刘海峰说,儋州市委环湾办目前正在持续完善环湾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刘海峰表示,儋州市将以“全球共生城市”理念为引领,结合全球城市与共生城市的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下的中国最高标准开放的城市发展模式,打造环湾新城。一方面是以自贸港政策整合、衔接国内与国际要素资源,实现“1+1>2”,构建国际国内各类人才、技术、产业、资本资源要素汇集、相互展示、自由流动、创新整合一体的外向开放型城市;另一方面是地区山、水、林、田、草、湿等自然环境要素与港、产、城、科等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相互协调共生、良性循环、有机融合的美丽湾区城市。至2035年,参与国际分工、集聚全球资源,整体竞争力大幅增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人居环境达到国际一流,基本建成国际化滨海产业新城,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中心。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