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一台锅炉看发展动能变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1:21:00    

在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对一台旧锅炉进行升级改造。

“这台锅炉以前是传统的燃煤发电,我们改造成燃气发电,相当于煤改气。煤-焦-化-电循环经济项目建成后,生产过程中的弛放气等,就可以输送到这台锅炉燃烧发电,烧气就不会产生污染。”现场技术人员说。

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项目,是在一家传统煤化工企业的旧厂址上全新打造的。项目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建设,通过煤炭分质分级、焦化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回收等综合利用,形成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可生产电力、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硫酸铵、硫酸、粗苯、天然气等20余种产品。其中,包含年产1.86亿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200万吨焦炭等。

为了最大限度盘活旧资产,项目对原有的部分装置进行了改造升级。而这个锅炉,正是旧项目留下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锅炉之所以能“重生”,主要就是得益于循环经济产业链。“如果没有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驰放气就没法利用,就会作为废气烧掉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锅炉还是原来的锅炉、主业也还是煤化工,但是有了煤-焦-化-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动能却不一样了。目前,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体包括2×66万千瓦燃煤发电、年产200万吨煤焦化、264万千瓦新能源三个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这三大项目间通过耦合协同、促进副产品和原料相互转化,最终实现对资源的吃干榨尽。

“这几个项目之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首先,煤焦化项目的富氢气和煤气是作为发电项目的点火和调峰稳燃燃料;第二是煤焦化和燃煤发电的部分公辅设施共用、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和运营成本;火力发电、新能源及储能联营,为电力现货交易创造稳定和低成本的供电系统。”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记者: 余杰 邢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