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投资破亿“短剧”首秀:网络日播放千万,央视总台首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56:00    

文|DataEye研究院

首部投资过亿短剧《狮城山海》上线当天收视率破1,腾讯视频站内热度超越《执笔》,创下短剧最高热度记录。

4月30日晚,首部投资过亿的微短剧《狮城山海》在央视8套与腾讯视频播出。这部短剧由郭靖宇团队制作,《唐朝诡事录》原班人马操刀,全程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取景。

本期DataEye将谈谈《狮城山海》的数据表现以及其背后的IP衍生思路。

一、《狮城山海》相关数据

1、上线当天收视率破1

《狮城山海》4月30日在CCTV8首播。据中国视听大数据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情况来看,《狮城山海》播出第一集就登上收视日榜,位列第三,收视率达1.530%,收视份额为7.263%,仅次于《绝密较量》与《蛮好的人生》。

从腾讯视频站内热度来看,《狮城山海》在腾讯视频电视剧热播榜中排名第三,站内评分9.4。

灯塔专业版显示,4月30日,《狮城山海》上线后,播放量与市占率逐日递增。5月5日,《狮城山海》日播放量首次突破千万,排名第三,仅次于《蛮好的人生》与《无尽的尽头》。截至5月5日,《狮城山海》播放量达4360.7W。

值得注意的是,《狮城山海》上线3天,创下腾讯视频站内短剧的最高热度记录。5月2日,《狮城山海》站内热度达21569,超越此前《执笔》创下的21497热度。

2、观众褒贬不一

目前,《狮城山海》豆瓣尚未开分,但不少豆瓣用户发表了相关剧评,褒贬不一。

“短剧”是把双刃剑。《狮城山海》每集时长20分钟,监制郭靖宇在直播中称“像在做电影一样拍剧”。但部分观众也认为这种形式无异于PPT切片,欣赏不来。

但大部分观众对《狮城山海》呈乐观态度。观众表示,剧中各种场景的细节都很用心,还原度强。演员表现出彩。除了老戏骨巍子、吴启华等演员的加持外,青年演员刘旭文的表演也很出色。他在剧中饰演刘振东,人设比较复杂,在短剧的节奏上演出自然的反差感,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异域风情浓厚,打造2.4万平米片场

2018年,长信传媒成立就开展了海外业务,开发南洋市场。郭靖宇在采访中提到,南洋市场“市场小但空间大”。《狮城山海》也是长信传媒“南洋系列”作品之一,剧中也流露出浓厚的异域风情。

剧中“狮城”以新加坡为原型,还原了当时马六甲河岸的茶楼、码头、帮派堂口的细节,群众演员的方言口音也具有地域特色。女主岳丽娜穿的八斤重的珠绣娘惹服也是新加坡华侨的同款。

为了还原1940年代的南洋风貌,剧组建起了24000平米的南洋街片场,1:1复刻了新加坡红灯码头,南洋骑楼挂着“陈嘉庚公司”招牌,杂货铺摆满虎标万金油和老字号肉骨茶包,群演穿的木屐都是从槟城古董店淘的。

4、还原历史,改编自真实事件

《狮城山海》中,程恢带领华人劳工抗争的故事原型就是“1921年猪仔暴动”事件。

顾问团队透露,剧中的“山海帮”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南洋华人互助会。历史上,下南洋做苦力的工人被称为“猪仔”,工人们在南洋处境艰难,死亡率高达30%。而“山海帮”就是为了保护同胞、对抗殖民者而存在。

剧中老帮主程恢的经历极具代表性,他自幼 “下南洋”,从苦力工、黄包车夫做起,一路拼搏建立起 “山海帮”,反映了当时众多南洋华人的艰辛创业史。

5、人物多重反转,主角白切黑

作为微短剧,《狮城山海》具有“多重反转”的典型特征。

以刘振东一角为例。刘振东这个角色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是警察局警长,另一方面,他又是山海帮帮主的儿子,对立立场就反映了其人设的复杂性,白切黑属性大发。

有观众表示,看到第二集时认为刘振东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看到7-10集才知道他也可能是杀死自己父亲的疑凶之一。

此外,刘振东的身世之谜也是剧中的疑点之一。其母亲洪颜斡旋于三个男人之间,剧中对谁是刘振东亲生父亲的问题也给出了不少反转性答案。

二、题材观察

1、帮派斗争题材,是短剧版《九龙城寨》

《狮城山海》是一部帮派斗争题材短剧,在近几年的微短剧中并不多见。

短剧以山海帮二帮主之死开展剧情,帮主之争、殖民乱战、家族恩怨等情节相继引出。山海帮老帮主程恢重出江湖、稳定帮派与新一代成员刘振东从警长到山海帮少帮主的身份转变是剧中的两条主线,通过帮派纷争映射海外华人的生存抗争与家国情怀。 央视称其“微短剧拍出了历史正剧的厚重感”。

值得注意的是,《狮城山海》邀请了不少TVB老戏骨加盟,包括吴启华、许绍雄、吴岱融等。有观众称《狮城山海》是短剧版《九龙城寨》。

其中吴启华和许绍雄的表演也让观众梦回TVB,两位“反派专业户”让《狮城山海》的剧风融合了香港黑帮片风格。

据悉,剧组的武术指导是成家班出身的曹华,他设计的“暴雨夜巷战”让演员在每秒28帧的升格镜头中完成17个武打动势,创下非武侠剧打戏密度新高。

2、IP系列化衍生,推进南洋市场传播

《狮城山海》监制、长信传媒董事长郭靖宇在采访中表示,他一直倡导IP系列化开发,计划用十年时间养成一系列的IP。

目前,长信开发的IP包括《唐朝诡事录》系列、《灵魂摆渡》系列、“南洋”系列等IP。其中“南洋”系列剧集有《天涯小娘惹》《南洋女儿情》《狮城山海》以及还未播出的《南洋英雄》《十大悍匪》等。未来,长信还会继续推出现代悬疑系列、中国新武侠系列。

郭靖宇表示,他希望这些系列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的文化IP,将传奇剧(通常是指以民国为时代背景的强情节剧集,主要体现家国情怀、兄弟情谊、民族情怀)战场带到南洋,在海外推广这些内容新形式。

三、长剧团队砸钱砸出精品?

1、收视率下跌,受众辐射有限

此前,郭靖宇在“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产业发展论坛上透露,《狮城山海》是市场上第一部投资过亿元的短剧。

导演巨兴茂为了提高短剧质感,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取景,并且斥资1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起了占地超24000平米的南洋历史文化街。全剧动用了3850余名工作人员,转场行程超6122公里。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发文称:“这是近年最真实的南洋华人题材剧。 ”

钱砸了,效果也起来了。爱奇艺海外版被大量观众挤崩两次。新加坡用户Lucas晒出追剧记录:“为了看4K版,我续了三年会员,结果卡成PPT。”

但《狮城山海》收视率次日下跌。业内人士分析:“南洋题材对北方观众吸引力有限,现在全靠海外华人撑着热度。”

除了长信传媒,斥巨资下场做短剧的长剧团队还有于正旗下的欢娱影视。

去年11月底,于正发文称将斥资800万拍摄短剧《吉天照》。但《吉天照》收视效果不尽人意,并没有达到出圈效果。

长剧团队砸钱,未必能拍出精品短剧,毕竟二者之间存在“生态隔离”。尽管郭靖宇表示《狮城山海》是一部微短剧,但其在时长与播出形式两方面均呈现出中短剧的特征,与真正形式的微短剧仍有差距。

2、大资本下场,不图回本图价值

砸大钱做短剧,最后收效甚微,难以回本,为何仍有资本不断下场做精品短剧?图什么?

DataEye认为背后有两种原因:

①“秀肌肉”的品牌价值。长信传媒与于正这类资本砸钱“秀肌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造自己的企业/个人品牌,同时打造并强化自身IP。其中于正《吉天照》是为了打造个人IP,长信传媒则是强化自身“南洋系列”IP;

②响应国家号召,创造社会价值。 大资本入局+央视首播,响应了国家对微短剧精品化、品质化的号召,以及“长短融合”的方向,对未来更多上星上电视台短剧起到开拓作用。

展望未来,随着这样的大制作短剧增加,受众的圈层一方面必然会越来越大,比如之前看电影/长剧的观众,也会关注到这样的精品短剧,短剧立项找准受众群体成为关键;另一方面,短剧观众的审美水平、鉴赏能力必然也会持续提升,自然淘汰一批低劣产品。

此外,“大制作+上星上电视+IP品牌效应”的思路打法,或许成为一种可行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下,微短剧可以融合更多元素,比如文旅等。

短剧的“戏路”也将持续拓宽,模式包罗万象,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