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阳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处在“湘桂夹道”中。地形为西部、北部及东南部高,中部较低。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3.3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0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78.24万吨。全年水果产量98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5%。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56.51万亩,蔬菜(含食用菌)产量587.06万吨。中草药种植面积75.95万亩,全年生猪出栏455.24万头,期末存栏293.49万头。家禽出栏1.35亿只,禽蛋产量3.76万吨。

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水稻、罗汉果、毛竹、柑橘、柚子、马蹄、红薯、白果、板栗、沙田柚、金桔。

桂林沙糖桔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出的桂林沙糖桔比其他沙糖桔更甜、风味更浓、果肉更脆。其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光滑有光泽,皮薄肉脆、汁多清甜,风味浓郁。近年来,桂林市积极推进沙糖桔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永福、阳朔、荔浦、临桂、平乐、灵川及全州等沙糖桔主产县(区)。如今,桂林沙糖桔已成为桂林市农业发展中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产品畅销国内外。

2022年全市种植面积126万亩,产量突破300万吨。砂糖桔成熟期为12月份,集中上市时间为1—3月份。桂林已建成市级以上柑橘龙头企业20余家、采后处理厂900余家、生产线2000余条,日处理果品能力达8万多吨。目前桂林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70万亩,产量达660万吨,分别占全区的29%和39%,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产值达150亿元,成为桂林首个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

荔浦芋
荔浦芋产于桂林地区的荔浦县。荔浦芋头曾作为广西的首选贡品在岁末进贡皇家大典,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极盛。芋头里最好吃的数荔浦芋,荔浦芋个头硕大,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其体形椭圆,像织布纺缍,个大体重,一般的有2斤多重,也有五六斤重的。2005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荔浦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荔浦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桂林葡萄
桂林市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良好,是华南最大的葡萄产区,有“华南吐鲁番”之称。桂林葡萄种植历史悠长,明朝就有以葡萄命名的乡镇。清道光年间编撰的《西延轶志》等历史文献中就有该市1000多年前种植葡萄属水果的描述。桂林葡萄有巨峰、巨峰、夏黑、红地球等品种。2018年,桂林葡萄获原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随着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不断创新性应用,加上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桂林葡萄产业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因经济效益较显著,桂林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恭城月柿
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南部地区的恭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的气候特点,让这里成为各类农产品的盛产之地。盛产的月柿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栽种、加工的历史至今已有400多年。因恭城的柿子去皮,晒成柿饼后,质软,透明,表皮有一层糖份蒸发后形成的白霜,形如一轮明月,因此取名为月柿。恭城月柿果形美观、色泽鲜艳,脆柿脆甜可口,冻柿清香甜心,柿饼甘柔如饴。恭城月柿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膳食纤维及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可有效促进视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功能。目前,恭城瑶族自治县月柿种植面积近22万亩,产量73万吨,柿子年综合产值超过63亿元。近年来,当地还成功引进了大秋等20多个甜柿品种。

桂林罗汉果
永福罗汉果,发源于永福县龙江乡,享有“东方神果”之美誉。1995年,永福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永福罗汉果外形黄润,光泽度好,肉多籽少,果肉纤维细,香甜味纯正。罗汉果含丰富的甜味素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性凉味甘,无毒,被列为名贵中药材。目前,桂林罗汉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球的8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150亿元。据统计,2022年广西罗汉果种植面积达22.55万亩,产量22.52亿元。广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桂林打造了一批柑橘产业特优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荔浦砂糖桔获评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永福砂糖桔获评自治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0个以上。

桂林不仅山水风光美,特色产业发展正旺,深受消费者青睐。形成生产、销售、物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依托旅游资源优势,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从而提高附加值,带动更多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