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器人 >

机器人

“人工智能+”澎湃数字经济新引擎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簪花穿汉服的机器人在舞袖纵歌,一身藏青色“肌肉”的机器人模拟自主完成变电站巡检……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超百台AI智能机器人齐亮相,从家庭服务到工业制造,从社区管理到城市运营,实现全场景覆盖。“人工智能应用成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中国电信董事长柯

这一在北京举行的论坛,受到多国媒体关注

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受到了多国媒体关注。阿联酋通讯社的报道注意到,中关村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和创新驱动增长。报道称,这一论坛是政策制定者、企业界、研究者以及投资者合作的平台,意在加速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的商业化。哈萨克国际通讯

机器人跑步难在哪?它的每一步都藏着强大算力 揭秘→

今天上午,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把机器人这个词拆解一下,有“机器”,也有“人”。机器人跑步和人比起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机器人奔跑这么难,我们人跑起来却这么简单呢?戳视频,跟着“天工”成长日记去一探究竟↓↓↓01机器人跑步为什么这么难?我们是如何奔跑的?其实奔跑并不是我们与生俱

科技的意义具象化了!外骨骼机器人让下肢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你惊叹于电影里酷炫无比的外骨骼装备时,或许想不到,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从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下肢瘫痪的林寒不仅依靠外骨骼机器人重新站立起来,还一步一步前行完成了火炬传递。林寒,2013年因意外摔伤,导致下肢瘫痪,躺在床上的两年,是林寒人生的至暗时刻。直到2015年,在医院做康复

机器人独角兽深陷停摆危机!记者实探:人去楼空,联合创始人已离职

在行业站上风口之际,昔日人形机器人独角兽达闼却深陷停摆风波。3月31日,有消息称,达闼广州分公司大门紧闭,水电供应中断。证券时报记者实探达闼位于上海闵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发现,展厅同样大门紧闭。园区招商人员透露,去年12月,达闼已搬走。“我们仍在正常运营。”达闼官方电话接线员在回应记者时表示,但他

新闻8点见丨中国援缅卫生防疫队出发;北京半程马拉松开跑

【时政】接续驰援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出发赴缅4月19日下午,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携带卫生应急物资及设备,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赴缅甸仰光,并将转乘大巴前往曼德勒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央视新闻)阅读全文>>>中物联声明:反对美对华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措施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

风浪中的海上救援:渔民受伤,飞行队紧急送医

近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东南110海里海域,一艘渔船上两名渔民作业时受伤,情况危急。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接报后,在黑夜大风浪海况下紧急出动。当晚7点25分,救助机组从珠海金湾机场起飞,35分钟后抵达。风大浪大,受伤渔民所在渔船船头剧烈起伏。机组人员抓准时机索降到甲板上,随后使用救援解救装置“尖叫

感受活力丨“听说读算”样样精通 人形机器人手巧“心”也灵

出台政策,搭建场景,抢抓机器人发展先机。在广东、四川、山西等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政策驱动,又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活力呢?到深圳去看看各家企业瞄准机器人的不同器官发起的攻关。总台记者 刘紫墨:给大家介绍一位我的探访搭子,别看它个头小,能耐很大,它能跑,能跳,关

成都廖氏红机器人取得机器人防撞击结构专利,可使机器人本体防撞效果好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成都廖氏红机器人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机器人防撞击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697268 U,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防撞击结构,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器结构,防护器

【寿光】盛会·够味儿 | 十号馆的科技“鲜”味:机器人成现代农业“新宠”

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在第二十六届菜博会十号馆,各类前沿技术成果一一揭开神秘“面纱”,农业“黑科技”纷纷亮相。自宇树机器人登上今年春晚舞台后,机器人产业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作为今年十号馆的一大吸睛亮点,来自芜湖快螳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宇树智能背负式冷雾机成为人们争相了解、追捧的“大明星”。“哇!第